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资仲裁如何举证?需要什么证据才有效
释义
    工资仲裁的主旨是:劳动者在工资争议中只需提供具体工资数额,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相关证据支持。有效的证据包括入职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工资仲裁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但拖欠工资的情况下不受时效限制。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法律分析
    一、工资仲裁如何举证?需要什么证据才有效
    1、劳动案件中,工资数额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劳动者只需要说出具体工资数额即可。
    2、如果用人单位不认可劳动者主张的工资数额,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3、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二、工资仲裁需要什么证据才有效
    1、劳动者入职方面的证明:如,《入职登记表》、《聘用书》等。
    2、劳动者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明:如,《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岗位调整通知》、《借调函》、《岗位说明书》、《员工绩效考核表》等。
    3、关于约定工资、工作时间的证明:如,《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
    4、劳动者工资发放的证明:如,《工资条》、《银行打卡记录》等。
    5、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的证明:如,《考勤表》、《考勤记录》等。
    6、劳动者离职方面的资料:如,《离职交接表》、《辞退书》、《辞职申请》等。
    三、工资仲裁的诉讼时效
    1、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2、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3、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结语
    工资仲裁中,工资数额的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劳动者只需提供具体工资数额。如果用人单位不认可,相关证据由用人单位提供,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有效证据包括入职、工作内容、约定工资和工作时间的证明,工资发放和具体工作时间的记录,以及离职相关资料。工资仲裁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劳动关系终止,应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3: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