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呢? 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况是: 1.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2.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3.侵害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4.侵害婚姻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 5.侵害死者的精神损害赔偿; 6.违约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二、精神损害赔偿诉讼时效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主张民事权利的时效是三年,而精神损害赔偿同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计算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在算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应综合斟酌如下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过错作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对于侵权行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是至关重要的。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在有些情况下尽管采用极其恶劣的手段,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可酌情减少赔偿金的数额。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对于侵权人而言,如果其侵权行为获利较多,可酌情增加赔偿金数额。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视侵权人经济能力的不同,酌定不同的赔偿金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