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单位承担的赔偿责任 |
释义 |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包括住院伙食补助、外地就医交通费和食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以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些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 法律分析 (1)工伤住院伙食补助、外地就医交通费及食宿费:住院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经批准转诊转院去外地就医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2)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单位派人护理,所需陪护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协议支付。 (3)伤残津贴:伤残等级为五级和六级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本人工资的70%和60%的伤残津贴。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且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关系时该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应当参加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在此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与实践探析 工伤赔偿责任是指雇主或单位在员工因工作相关事故或职业病导致伤害或死亡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雇主应当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并在员工发生工伤时提供相应的赔偿。然而,在实践中,工伤赔偿责任的具体履行存在一定的挑战和争议。 首先,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与实际损失之间可能存在差距。有时,受害员工的实际损失可能超出法定赔偿限额,导致赔偿金额不足以弥补其损失。此外,对于职业病的认定和赔偿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进一步明确。 其次,雇主或单位可能存在逃避责任的行为。一些雇主可能未按规定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或者故意隐瞒工伤事故,以规避赔偿责任。这给受害员工带来了不公平和困扰。 最后,司法实践中的赔偿判决可能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和法院对于工伤赔偿案件的判决标准和赔偿额度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司法公正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工伤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与实践之间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保障受害员工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雇主或单位履行工伤赔偿责任,并提高赔偿标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结语 工伤赔偿责任是雇主或单位在员工工伤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然而,在实践中,工伤赔偿责任的履行存在挑战和争议。赔偿标准与实际损失可能存在差距,雇主可能逃避责任,司法实践中判决存在差异。为保障员工权益,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确保赔偿责任的履行和提高赔偿标准的公平性。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