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获得工伤赔偿? |
释义 | 工伤认定主要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上下班途中的非主要责任交通事故等。法律依据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犯罪、自杀、斗殴、酗酒、蓄意违章等。 法律分析 一、哪些情况下被认定为工伤 1、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患职业病的; (三)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四)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 (五)法律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哪些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一)犯罪或违法; (二)自杀或自残; (三)斗殴; (四)酗酒; (五)蓄意违章;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的申请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工伤赔偿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雇主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申请工伤赔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首先,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其次,工伤必须是因工作原因直接导致的,与工作任务有直接关联。申请工伤赔偿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及时报告工伤事故或职业病;2.就医并取得相关证明;3.办理工伤认定手续;4.填写工伤赔偿申请表;5.提交相关证明材料;6.等待赔偿决定;7.如有异议,可进行申诉或诉讼。申请工伤赔偿需要注意及时性和准确性,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工伤赔偿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进行的一种补偿。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患职业病、工作期间外因工受伤或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等。然而,犯罪、自杀、斗殴、酗酒、蓄意违章等情形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申请工伤赔偿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及时报告、就医取证、办理认定手续、填写申请表等。保障自身权益,及时准确地申请工伤赔偿非常重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