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债权人可以起诉债务人,要求债务人偿还欠款。但是如果合同中有合法的争议解决条款,则应当优先按照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选择纠纷处理方式。例如:条款中约定了仲裁,则应当将纠纷提交双方约定的仲裁委员会解决。如果约定了管辖法院,则应当向约定的管辖法院起诉。如果前述约定无效或者不存在前述约定,则依照法定管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即可。 一、保管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1、如约定诉讼管辖法院,只能约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且只能约定其中一个法院管辖。如果约定不明确、选择两个以上法院管辖、或约定上述5个法院以外的法院,或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这样解决争议的条款是无效的。 2、如约定仲裁,应当明确约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和仲裁事项。仲裁机构约定明确的标准为:仲裁机构所在地明确,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应当写明约定的仲裁机构的详细名称。 3、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双方可以平等协商达成共识,也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及依约定申请仲裁。人民法院的裁判、调解以及仲裁机构的裁决、调解都是具有强制力;当事人双方协商达成的共识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没有强制力但是其效力等同于签订了新的合同。 二、发生债权债务纠纷如何处理? 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维权途径有: 1、双方协商解决; 2、可以住所所在地的居委会、司法所投诉,由相关部门或人员组织双方调解; 3、如果双方有仲裁协议或借款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可以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如果没有仲裁协议或者借款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也可以向债务人户籍地或常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