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属于家庭暴力范畴?
释义
    家庭暴力包括具体如下:
    1、肉体摧残式;
    2、精神迫害式;
    3、性虐待式;
    4、虐待体罚式;
    5、经济虐待式。
    一、应对家暴的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1、远离厨房,以免施暴者用锐器伤你,靠近门窗向邻居及路人求助;
    2、要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
    3、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4、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二、家暴应该负的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1、民事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相关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家庭暴力的行为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这会使得家庭关系遭到破坏,并且可能会因为某些选择让家庭的成员会有阴影的出现,从而使得家庭关系支离破碎。
    一、家庭暴力离婚怎么收集证据
    1、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么可以尽可能早的和他们做一些沟通工作,可以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的方式向证人进行取证及录音取证的方式进行;
    2、在家庭暴力发生后,若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
    3、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及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是可以作为家庭暴力的证据的。如果受害人受伤严重,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同时受害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时还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的收据以及病历。这些书证都应当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有关书证也应当妥善的保存;
    4、如果受害人曾经向妇联投诉过家庭成员的施暴行为,妇联同志曾经对该事做过处理,并且找对方进行过调解工作,那么妇联机构既有原来的工作记录,同时也可以为曾经发生的家庭暴力单独出具书证;
    5、如果曾向居民委员会或者是村民委员会反映过这种问题,这有关机构也可以出具书证;
    6、如果受害人曾经向双方的或者是一方的工作单位求助过,那么工作单位的领导也可以代表单位为其出具书证,当然也可以采取律师进行调查的方法;
    7、如果受害人和施暴者之间发生纠纷时,曾有过通话录音,那么这个通话录音也可以作为附着的证据,或者是双方在谈到协议离婚或者是赔偿事项时,对方在谈论当中对施暴的行为并不否认的也可以做通话录音;
    8、在发生家庭暴力之后,如果对方曾写过保证书、忏悔书、承诺书等等这样的文书,保证以后绝不再发生暴力行为的这些书面材料也可以作为证据;
    综合上面所说的,家庭暴力这种行为是会让他人的身体受到重大伤害,对于当事人是可以选择报警处理,从而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所以,家暴不能忍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手段来保障到自己的利益,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二、怀孕期间被家暴怎么判刑
    怀孕期间被家暴,判刑如下:
    1、如果在孕期孕妇被丈夫家暴构成故意伤害罪的,造成轻伤的施暴者将会被判处三年的有期徒刑;
    2、如果造成流产或者更严重的情况的,还会加重刑罚处理;
    3、行为人虐待家庭成员,并且情节恶劣的,则成立虐待罪,量刑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行为人的虐待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量刑一般判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女方被家庭暴力处理方式如下:
    1、社会救助,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2、民事救济,根据民法典的内容,受害人可以在离婚诉讼中向施暴者要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两个方面;
    3、刑事惩罚,若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如故意伤害罪、虐待罪、强奸罪等,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给予制裁。对于受害者的报案,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4、行政处罚,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4 22: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