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续签工龄计算方法:探讨与分析 |
释义 | 劳动者在被调动或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时,原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并可要求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工龄计算要根据公司具体规定,但如果公司的计算标准不合理,员工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按照如下两种情况: 1,延续分部的时间,到了统一规定的时间,统一办理工龄工资; 2,分部与总部,两层管理;那到了总部后,就要重新开始,感觉到这个不是很合算,可以与公司变业下。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扩展资料: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 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工龄的具体计算要根据相关公司的具体实际标准来进行判断,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规定标准,而且法律上也没有进行确定。公司的工龄计算标准。但是如果公司所设立的公民计算标准不符合大多数员工的相关利益的话,员工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相关诉讼,由劳动仲裁委员会来确定是否要求公司来进行整改。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劳动者在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时,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违反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根据该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并可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对于工龄的计算,具体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标准来判断,但如果公司的计算标准不符合员工利益,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进行整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