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枪支非法持有与携带罪的区别及其法律适用 |
释义 | 刑法中关于非法持有枪支罪和非法携带枪支罪危及公共安全罪的规定,以及它们的区别。非法持有枪支罪指的是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的人员擅自持有枪支,而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指的是违反规定,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分析 刑法中规定了非法持有枪支罪和非法携带枪支罪危及公共安全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大类。但是没有非法携带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罪是指违反有关规定,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 拓展延伸 枪支非法持有与携带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量化 枪支非法持有与携带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量化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非法持有和携带枪支的行为进行定罪,并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在我国,非法持有枪支是指未经许可证或者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继续持有枪支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是指未经许可证或者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继续携带枪支的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持有和携带枪支的定罪标准主要包括持有或携带的枪支类型、数量、性质以及用途等因素。刑罚量化方面,根据具体情节和法律规定,非法持有和携带枪支的刑罚可涵盖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法律对于此类犯罪行为持有零容忍态度,旨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 结语 枪支非法持有与携带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量化是根据法律规定对违法持有和携带枪支行为进行定罪,并依法判处相应刑罚。非法持有枪支是指未经许可证或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继续持有枪支;非法携带枪支是指未经许可证或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继续携带枪支。定罪标准主要考虑枪支类型、数量、性质和用途等因素。刑罚可涵盖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根据具体情节和法律规定而定。法律对此类犯罪零容忍,旨在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