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骗领U盾划走存款 2008年5月上旬,案外人徐某和被告工行鞍山路支行的客户经理陈某虚构该行销售年息高达16%的一年期定期储蓄产品,诱骗原告俞某前往该行存款。 在办理开户手续时,陈某偷偷代原告开通网上银行并领取了U盾,却仅将一张银行卡及一本加盖被告工行鞍山路支行印章的理财金账户活期对账簿交由俞某。 次日,俞某在自动存款机和银行柜面分别向系争账户存入200元及500元。同月14日,原告与陈某、徐某签订一份委托书,约定由原告存入被告工行杨浦支行2500万元,期限一年,不提前支取,不转移,不挂失。陈某以被告委托代理人的名义在该合同上签字,并利用职务之便,在合同上偷盖了工行杨浦支行的业务章。当日,俞某将2091万元存入上述账户,徐某则将承诺的所谓高额息差409万元转入该账户。当日下午,徐某即利用冒领的U盾登录网上银行,将俞建中账户中的2500万元先后分两笔通过网上转账提取1991万元和509万元,供个人挥霍。 2011年,徐某和陈某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刑罚。之后,俞某因工行鞍山路支行、工行杨浦支行未兑现存款本息,向杨浦区法院提起诉讼。 二、法官点评 近年来,储户的银行存款被犯罪分子通过内外勾结等方式诈骗而致涉讼的案件时有发生。本案是一起因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以高息揽储业务引诱储户与银行建立储蓄存款合同关系,进而骗划存款资金,引发银行与储户之间储蓄存款合同纠纷的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