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派出所拘留人的具体程序是什么?
释义
    派出所拘留人的程序要求详细,包括填写报告书、审批、签发拘留证、检察机关审核、公安机关执行等步骤。执行拘留时需出示拘留证,并要求被拘留人签名或盖章。拒绝签名或盖章需注明。在必要时,执行拘留的人员可使用警械和武器。不出示拘留证或先行拘留再补办拘留证均属违法。
    法律分析
    派出所拘留人的程序如下:
    1、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
    2、注明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拘留的理由;
    3、呈报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发拘留证;
    4、检察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再送公安机关执行;
    5、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该持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发行的《拘留证》,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
    6、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或盖章;
    7、被拘留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加以注明;
    8、执行拘留的人员在必要时,可以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
    9、拘留时不出示拘留证,或先行拘留再补办拘留证,都是违法的。
    拓展延伸
    派出所拘留人的权益保障措施及程序
    派出所拘留人的权益保障措施及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在拘留过程中,派出所应当依法保障拘留人的人身安全和基本权利,如提供充足的食宿条件,确保拘留人的身体健康;在审讯过程中,派出所应当确保拘留人的合法权益,如告知拘留人其权利义务,保障其隐私权;同时,派出所在拘留期间应当及时向拘留人的家属或者其他指定联系人通知拘留情况,保障其家庭联系权;在拘留结束后,派出所还应当及时办理拘留解除手续,并告知拘留人申请救济的途径。这些措施和程序旨在保障拘留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拘留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语
    派出所拘留人的程序严格规定,确保拘留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在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后,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发拘留证。执行拘留时,持有拘留证并宣布拘留,被拘留人需在证上签名或盖章。拘留人的权益保障措施包括提供充足食宿条件、告知权利义务、保障隐私权、通知家属联系情况,拘留结束后办理解除手续并告知救济途径。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拘留人的基本权利,确保拘留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12修订)》
    第九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第一百零三条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一般警察对违法或犯罪嫌疑人以传唤的方式可以带回相对应的部门进行留置二十四小时处理,经上级批准最长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但这是留置,不属于拘留。
    第一百二十四条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将其立即释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