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仲裁如何应对未发工资的情况 |
释义 | 劳动者拖欠工资可以在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争议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需在一年内提出申请。 法律分析 不发工资的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拓展延伸 如何维权并申请仲裁以解决未发工资问题 在面对未发工资的情况下,维权并申请仲裁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首先,确保你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你的主张,包括工资单、合同、劳动合同、通讯记录等。接下来,与雇主进行沟通,表达你的诉求,并要求支付未发工资。如果雇主拒绝或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提交申请。填写申请表格时要详细描述你的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仲裁机构将会安排听证会,双方将有机会陈述观点和提供证据。最终,仲裁机构将做出裁决,决定是否支付未发工资。如果雇主不遵守仲裁决定,你可以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记住,维权过程可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坚持下去,你有望获得应有的权益。 结语 维权申请仲裁是解决未发工资问题的有效途径。确保充分证据支持你的主张,与雇主沟通并要求支付未发工资。如无法解决,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申请,详细描述情况并提供证据。仲裁机构将安排听证会,最终做出裁决。如雇主不遵守,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维权过程需耐心和努力,坚持下去,你将获得应有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