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聚众斗殴罪中重伤如何量刑
释义
    聚众斗殴中,对致人重伤的首要分子和明确的直接责任人,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对没有致他人重伤、死亡故意的积极参与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处罚。在聚众斗殴中,难以分清致人重伤、死亡的直接责任人,应对首要分子和共同加害人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参加多起聚众斗殴,对致人重伤、死亡的案件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其他未造成重伤、死亡后果的案件按聚众斗殴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法律分析
    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对首要分子和明确的直接责任人,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对没有致他人重伤,死亡故意的积极参与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处罚。聚众斗殴中,难以分清致人重伤,死亡的直接责任人,应对首要分子和共同加害人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参加聚众斗殴多起,对其中一起或数起中致人重伤,死亡的,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未造成重伤,死亡后果的,按聚众斗殴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属于注意规定而非法律拟制,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按照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具体犯罪构成来定罪,不能简单地以结果定罪。聚众斗殴中,行为人具有杀人故意的,即使仅造成被害人重伤的,也可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行为人出于伤害故意,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或者伤害的结果持放任态度的,则可根据具体结果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只有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才发生定罪转化问题;如果聚众斗殴行为已经结束,行为人又故意致其他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则不能转化定罪.而应以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我国刑法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故意伤害罪的,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伤害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量刑时可以根据伤害后果的大小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结语
    聚众斗殴中造成重伤、死亡的行为,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遵循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依法定罪处罚。对首要分子和明确的直接责任人,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对没有致他人重伤、死亡故意的积极参与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处罚。在刑法中,应实行数罪并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故意伤害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量刑应根据伤害后果的大小来确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依照本节规定实施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使用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收集的材料作为证据时,可能危及隐匿身份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等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八节 鉴 定 第二百五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提出申请,以及办案部门或者侦查人员对鉴定意见有疑义的,可以将鉴定意见送交其他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提出意见。必要时,询问鉴定人并制作笔录附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5: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