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分立后劳动关系怎样处理 |
释义 | 公司分立后劳动关系的处理:分立后劳动合同由新公司继续履行,可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但用人单位名称或法定代表人变更不影响合同履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合并或分立时原合同仍有效,由继承权利和义务的单位履行。分立程序包括董事会方案、股东会决议、财产文件编制和政府批准。债权人保护程序包括通知和公告。 法律分析 公司分立后劳动关系的处理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的,劳动合同由分立后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用人单位名称或者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改变,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相关内容:公司分立的程序 1、公司董事会拟定公司分立方案此与公司合并类似。但在公司分立方案中,除应当对分立原因、目的、分立后各公司的地位、分立后公司章程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安排外,特别应妥善处理财产及债务分割问题。 2、公司股东会关于分立方案的决议公司分立属于《公司法》上所称重大事项,应当由股东会以特别会议决议方式决定。股东会决议通过方案时,特别要通过公司债务的分担协议,即由未来两家或多家公司分担原公司债务的协议。为了保证分立方案的顺利执行,应当同时授权董事会具体实施分立方案。该授权包括向国家主管机关提出分立申请、编制其他相关文件等事项。 3、董事会编制公司财务及财产文件根据《公司法》第175条的规定,公司分立时应当进行财产分割。为妥善处理财产分割,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经股东会授权后,应当由董事会负责实施。 4、政府主管机关的批准此与公司合并须经政府主管机关批准的规则在本质上相同,即公司分立应以政府批准为前提。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同。 5、债权人保护程序主要涉及分立通知及公告及程序:在分立决议做出后的10日内,将分立决议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结语 公司分立后劳动关系的处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劳动合同在公司分立后仍然有效,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分立后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来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即使用人单位的名称或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也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在公司分立的程序中,董事会需要拟定分立方案并妥善处理财产和债务分割问题。股东会决议通过方案时,还需要制定公司债务的分担协议。分立方案的执行需要董事会负责,并且还需要获得政府主管机关的批准。在分立决议做出后,还需要及时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相关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