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事故私了,没有私了协议书,现在他反悔了,再次索要赔偿,我该怎么办? |
释义 | 当事人带证据可报警,赔偿协议具法律约束力。根据《民法典》,赔偿协议需满足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和不违反法律公共利益等条件。即使赔偿数额与法律规定不符,也受法律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报警。若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可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仅造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时,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 法律分析 结论:当事人带着证据可以报警。解析:一般来讲,自愿达成的赔偿协议应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应当自觉履行。根据《民法典》规定,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二是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三是内容是否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若不存在以上兰个方面的条件,应当认定各方当事人签订的损害赔偿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签订协议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协议的内容应受法律保护。即使赔偿数额与法律规定有出人,也是当事人对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处分行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各方当事人应受赔偿协议的约束,不得“出尔反尔”,随意反悔。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结语 结论:当事人应当带着证据报警。根据《民法典》规定,自愿达成的赔偿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各方自觉履行。即使赔偿数额超出法律规定,也应受协议约束,不得反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交通事故当事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报告交警或公安机关。在无人身伤亡及争议的情况下,可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若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事实清楚,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五十四条 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并出具书面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由鉴定人签名,鉴定意见还应当加盖机构印章。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委托人; (二)委托日期和事项; (三)提交的相关材料; (四)检验、鉴定的时间; (五)依据和结论性意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的,应当有分析证明过程。 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附有鉴定机构、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四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