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涉嫌造成损失超过5000元、毁坏财物三次以上、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财物或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立案追诉。 法律分析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拓展延伸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构成故意破坏财产罪吗? 根据我对相关法律的理解,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且对其价值造成实质性损害的行为,通常可以构成故意破坏财产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故意破坏财产罪是指故意毁坏、损毁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公私财物,使其无法继续使用或者价值大幅度贬低的行为。因此,只有在故意毁坏行为对公私财物的价值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情况下,才能构成故意破坏财产罪。然而,具体的定性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来进行综合判断。请注意,此回答仅为一般性解释,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判例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若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应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需要强调的是,故意破坏财产罪的成立,必须对公私财物的价值造成实质性损害。具体案件的定性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判例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160;【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