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 |
释义 | 单位拖欠工资的处罚:劳动监督部门可责令单位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可按50-100%标准支付赔偿。 辞职后追回被拖欠工资: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讨回工资,需提供劳动关系和拖欠工资的证据。 法律分析 一、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处罚单位 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后,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劳动监督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拖欠工资数额50-100%标准支付赔偿。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辞职后怎么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按规定,员工被拖欠工资,即使已经辞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讨回被拖欠的工资。 不过,员工跟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后,需要注意仲裁时效,具体是从终止之日起一年申请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时,员工要收集整理以下的证据材料: 1、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1)招聘简章、记录以及劳动合同; (2)员工名册、考勤记录; (3)上岗证、工作证(牌)、出入证、饭票、加班记录、押金收据、同事证言等。 通过以上的证据,即可以证明跟公司之前存在劳动关系。 2、证明公司拖欠工资 (1)工资欠条; (2)公司银行卡转账记录等。 注意,证明公司存在拖欠工资的事实,最好能以书面形式确定,口头约定一般难以证明。 拓展延伸 法律规定下,如何惩罚单位拖欠工资行为 根据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单位拖欠工资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惩罚。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主要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单位立即支付拖欠的工资及支付滞纳金;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追究单位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等。具体的处罚措施将根据拖欠工资的情节严重程度、是否存在恶意拖欠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受害员工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等渠道维护自身权益。总之,法律对单位拖欠工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单位拖欠工资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监督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支付拖欠工资的50-100%作为赔偿。对于辞职后被拖欠工资的情况,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追回。在申请仲裁时,员工需要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欠条等,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和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实。单位拖欠工资是严重违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惩罚,包括责令支付工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同时,员工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法律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