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在民事诉讼中,伪证者可能触犯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罪行。判断伪证行为是否有罪的关键在于情节严重程度、是否影响案件事实、主观故意程度、动机、心智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及时自首悔改。 法律分析 民事伪证有罪指的是在民事诉讼中,伪证者触犯了《刑法》第307条的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此法律的关键点在于情节的轻重。是否影响案件事实,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如法官误判),伪证者的主观故意程度和动机,伪证者心智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及时自首悔改,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该内容由 韦端宁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