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徇私舞弊是职务犯罪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对犯罪者的惩处。但如何证明其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呢?首先,需要分析该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如是否造成经济损失、损害公共利益等。其次,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包括财务报表、审计报告、调查报告等。最后,需要综合分析证据,确定该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具体危害,如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 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条 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单位行贿罪、单位受贿罪、徇私舞弊罪,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应当判处罚金。 第二百五十九条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单位行贿、单位受贿、徇私舞弊的犯罪分子,应当返还赃款、赃物,赔偿因犯罪所受的损失。 第二百六十条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单位行贿、单位受贿、徇私舞弊的犯罪分子,造成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重大损失的,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