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按期发放工资,劳动者维权有法可依 |
释义 | 劳动纠纷解决途径:投诉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起诉法院。投诉劳动局后,调解违法公司,如不执行将强制执行。解决方法包括:1.举报给劳动行政部门;2.直接申请仲裁;3.不满仲裁结果可起诉法院;4.要求支付工资报酬外加经济补偿金。 法律分析 违法,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该到所在市区的劳动局对公司进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对此立案,留下你的基本资料.然后去公司调查了解,事情属实他们会出面调解,并警告公司的行为已违反劳动法,遇到拒不执行的公司他们会强制执行。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解决: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胜诉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拓展延伸 维权保障:追索拖欠工资的法律途径 在劳动关系中,工资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之一。然而,有时雇主可能未按期发放工资,给劳动者带来了困扰和经济压力。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权显得尤为重要。 劳动者在面对拖欠工资问题时,可以依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追索其合法权益。首先,可以通过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解决纠纷。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其介入调解处理。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通过仲裁程序解决争议。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追索拖欠工资的法律途径为劳动者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勇于维权,通过合法途径追求公正。只有坚守法律原则,才能在维权过程中获得应有的保护和胜诉的可能性。 结语 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违法拖欠工资问题的有效途径。劳动监察大队会立案并调解,警告公司违法行为。如公司拒不执行,他们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另外,仲裁后不满意可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在仲裁或诉讼时,劳动者还可要求除全额支付工资外,获得经济补偿金。维权保障包括与雇主沟通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起仲裁申请和诉讼等合法途径。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坚守法律原则,通过维权获得保护和胜诉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