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期间有绩效待遇吗? |
释义 |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单位应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绩效奖金也包括在内。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可适当延长。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在停工留薪期满后需要继续治疗的,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法律分析 如果工伤职工完成了绩效任务,则有绩效奖金。绩效奖金属于单位给予员工的福利性待遇,是根据单位管理规定自行发放的,工伤期间可以有。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拓展延伸 工伤期间绩效待遇的规定及权益保障 工伤期间绩效待遇的规定及权益保障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工伤期间绩效待遇是由用人单位按照员工工作表现给予的一种奖励形式。在工伤期间,员工因工受伤或患病而暂时无法正常工作时,绩效待遇通常会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伤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员工在工伤期间仍然有权享受绩效待遇,但具体的规定和权益保障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用人单位而有所差异。为了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建议员工在发生工伤期间与用人单位协商,了解具体的绩效待遇规定,并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工伤期间的绩效待遇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种奖励形式。员工在工伤期间暂时无法正常工作时,绩效待遇会根据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伤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员工仍有权享受绩效待遇,具体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单位而异。为确保员工权益,建议与用人单位协商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获取准确意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6修正):第三章 煤炭生产与煤矿安全 第三十七条 煤矿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