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三者的区别 |
释义 | 下面来给大家解惑一下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您看完之后就不会再迷惑了。 司法拘留 司法拘留指对妨碍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秩序的行为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这种措施既是诉讼强制措施,又兼有一定的处罚性质。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适用范围:司法拘留适用于妨碍诉讼、妨碍审理、妨碍执行,打击报复司法工作人员,阻碍执行公务以及哄闹冲击法庭行为的人员。 期限:司法拘留期限为15日以下。 决定机关:司法拘留由法院决定,必须经院长批准。 救济途径:不服司法拘留决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均有关于行政拘留的规定,但通常提到的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针对违法治安管理行为的一种处罚措施,本文也采用这种解释。 适用范围:行政拘留的适用范围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拘留期限:行政拘留期限一般为15日以内,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决定机关: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决定,并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救济途径:对处罚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犯罪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详见《刑事诉讼法》第82条 决定和执行:刑事拘留一般由公安机关决定,检察机关自侦的案件由检察机关决定,均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公安机关拘留嫌疑人,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应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拘留期限: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拘留期限最长30天;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拘留期限最长17天。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