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安局主动取保候审的法律问题严重程度如何?
释义
    取保候审的条件:非暴力犯罪、可能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大疾病危及生命健康、怀孕、认罪、财产案件退赃交罚金、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并争取被害人谅解。
    法律分析
    实践中,除具备以上两条规定之外,还具备以下条件的,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
    (一)非暴力犯罪的。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抢夺、诈骗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一些;
    (二)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实践中90%以上审判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可能会被判缓刑,而缓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审理期间办理了取保候审,而判决时因不能缓刑而判3年以上的实刑,之后再被收监,就会令被告人产生对法律的不理解、对法不可知的恐惧以及对法无定律的迷惑,也不利于其改造。所以,司法实践中,有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很难取保候审。
    (三)存在重大疾病,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司法实践中,以这个理由申请取保候审的,只有严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会批准取保候审。
    (四)怀孕的妇女。
    (五)认罪的。如果不认罪,一般很难取保候审。
    (六)财产案件,退赃,积极交纳罚金的。
    (七)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
    拓展延伸
    公安局主动取保候审的法律问题: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
    公安局主动取保候审涉及的法律问题涵盖广泛,其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首先,公安局主动取保候审可能涉及的问题包括取保候审的程序合法性、取保候审期间的权益保障、取保候审期间的监管措施等。这些问题的处理需要充分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其次,公安局主动取保候审的法律风险还包括可能面临的证据保全、证据收集和证据审查等方面的挑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包括合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因此,针对公安局主动取保候审的法律问题,应制定全面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完善法律规范、提升执法水平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法律风险,并确保公安局主动取保候审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语
    根据实践经验,办理取保候审除了满足规定条件外,还需具备其他条件。非暴力犯罪案件、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存在重大疾病、怀孕的妇女、认罪、财产案件退赃、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并争取被害人谅解等情况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然而,公安局主动取保候审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包括程序合法性、权益保障、证据保全等方面的风险。因此,我们应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完善法律规范、提升执法水平,以降低法律风险并确保取保候审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9: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