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进行职务侵占的经侦调查? |
释义 | 经侦部门在经济案件立案审查中,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的决定,重大案件可延长30至60个工作日。如果不立案,公安机关需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送达控告人,后者可申请复议或向同级检察院提出异议。若立案,经侦部门可宣布破案条件,包括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已归案等。对于证据确实、充分、法律手续完备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制作《起诉意见书》,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法律分析 一个经济案件进入公安系统后,经侦部门会尽快开展立案审查工作,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的决定。遇疑难、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可以延长30到60个工作日决定是否立案。 公安机关在经审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有控告人,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的控告人。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如果立案了,就要要求开展侦查工作,经过侦查,具备以下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以宣布破案: 第一、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第二、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第三、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最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法律手续完备,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制作《起诉意见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拓展延伸 职务侵占案件的调查和打击措施 职务侵占案件的调查和打击措施涉及多个方面。首先,调查人员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包括职务侵占的行为证据、财务记录等。其次,他们会进行调查取证,采访相关人员,了解案件的细节和背景。调查人员还会与法律专家合作,分析法律条款和判例,确保调查过程合法合规。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使用监控录像、电子邮件和电话记录等技术手段来获取证据。一旦调查完成,相关部门会采取打击措施,例如起诉涉案人员、冻结其资产等。此外,加强预防措施也是重要的,包括加强内部审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防止职务侵占行为的发生。通过综合运用调查和打击措施,可以有效打击职务侵占行为,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结语 公安机关在经过审查后,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的决定。对于疑难、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决定是否立案可能会延长30到60个工作日。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他们将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给控告人。如果控告人对此决定不满,可以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一旦立案,经侦部门经过侦查并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宣布破案。最后,对于确凿的犯罪事实、充分的证据、正确的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以及完备的法律手续,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起诉意见书》,经上级负责人批准后,将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