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抢夺罪是什么?携带凶器进行抢夺的犯罪如何处罚?
释义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行为人需具备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并在被害人不敢或不能反抗的情况下,公然夺取财物。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抢夺罪的构成有数额和情节要求,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携带凶器抢夺属于抢劫罪,其危害程度更大,刑罚更重。为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刑法对携带凶器抢夺作出了明确规定。
    法律分析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夺罪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了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如趁本人不备,夺取财物或者当着被害人的面,在被害人不敢或者不能反抗的情况下,公然地非法将他人的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应当注意的是构成抢夺罪是以没有使用暴力或者胁迫的方法为前提的。如果使用了暴力或者胁迫的方法,夺取他人的财物,就应按抢劫罪定罪处罚。
    3.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数额不大,或者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不构成犯罪。至于具体的标准,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裁量。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划清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二者区别在于行为人在夺取财物的过程中是否对被害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危及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当然,行为人在强行取得财物时,由于突然和用力过猛,有时也会产生危及被害人安全的情形,如由于被害人毫无防备,可能被拽倒摔伤;犯罪分子逃离现场时,也可能将他人撞倒摔伤。这些情况不是犯罪分子对被害人的人身故意使用暴力所致,不能以抢劫罪论处,而可以作为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情节予以考虑。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犯抢夺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应当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里的携带凶器,是指在抢夺时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凶器的行为。携带凶器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携带凶器往往会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感或者精神强制,不敢进行反抗,因此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胁迫行为。即使行为人未公然使用凶器,但行为人则往往因携带凶器而有恃无恐,进行抢劫。一旦被害人进行反抗,或者被抓捕时,则会使用凶器,因此可以说这种行为是以暴力作后盾的。由于携带凶器抢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而且对他人的人身也构成了威胁,其危害程度较之普通的抢夺行为大得多,并且有一定的抢劫罪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刑法规定,对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结语
    抢夺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征包括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公然夺取财物且没有使用暴力或胁迫的方法。抢夺罪的构成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明确与抢劫罪的区别,后者涉及对被害人的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根据刑法规定,犯抢夺罪的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等刑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无期徒刑或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应依照抢劫罪规定定罪处罚,因其涉及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双重侵害。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益,法律对此类犯罪行为予以严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一十六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