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现行刑法对战时逃避服役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释义
    现行刑法对战时逃避服役罪量刑是这样规定的: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逃避服役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而犯罪主体应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一、中国刑法中拒绝征召罪的处罚
    中国刑法战时拒绝征召罪的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征召罪是指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征召,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编入民兵组织或者经过登记服预备役的人员。本罪在主观上出于故意,具有逃避服兵役的目的。
    二、战时拒绝服役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
    战时拒绝服役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
    3.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和制度。
    三、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立案标准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建立正常的兵员管理秩序,是部队完成作战、训练、战备、值勤等各项任务的需要和保证。犯罪对象必须是逃离部队的军人,否则也不能构成其罪。军人,既包括解放军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的军人,又包括战时预备役部队及民兵组织的军人。所谓逃离部队的军人,是指未经批准擅自离开自己服役的解放军部队、武装警察部队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或者虽经批准而逾期不归的军人。既包括逃离部队,情节严重已经构成犯罪的军人,又包括逃离部队不构成犯罪的军人。2、客观要件表现为雇用逃离部队的军人,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非军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仍决意雇用。(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