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校园冷暴力的表现形式 |
释义 | 校园冷暴力”主要是指师生或同学间非肢体的攻击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歧视、嘲讽、羞辱、漠视、孤立、疏远等行为,其最终影响在于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创伤。 《中国青年报》采访显示,经历了校园冷暴力的孩子会有极大的心灵创伤和压力,60.1%的受访者认为校园“冷暴力”会在当事人内心留下阴影。校园“冷暴力”,发生于细微而伤人于无形。 形成原因: 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和性格爱好存在较多差异,并且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平时受到家长关爱也较多,导致他们在平时相处中可能摩擦和矛盾较多,如果没有及时合理地解决,最终就会导致相互冷淡、诋毁,最终形成冷暴力。 危害: “冷暴力”问题对大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且有碍于健康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宣传,开展系列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普及相关心理知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摩擦和分歧。学生自身而言,要积极与同学沟通交流消除互相之间的隔阂。 一、校园冷暴力违法吗? 校园冷暴力并不违法。校园冷暴力的发生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校园冷暴力通常表现的方式为辱骂诽谤、嘲笑恐吓等没有造成人身损害的几种暴力方式,并且冷暴力的实施者一般都不是成年人,所以也很难认定对方到底有没有犯罪。 二、校园冷暴力的特征 校园冷暴力具有以下特征: 1.人员的复杂性,教师、学生、校务管理人员均可能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 2.方式的多样性。冷暴力的表现方式极为复杂,王友强等曾人将“校园冷暴力”划分为“语言冷暴力”、“行为冷暴力”、“制度冷暴力”和“网络冷暴力”四种类型 3.动机的随意性。 4.标准的主观性。为“校园冷暴力”寻到出一个客观的评定标准极为困难。 5.危害的持久性。 6.责任的隐蔽性。 三、校园冷暴力的解决办法 校园冷暴力的解决办法有: 1.要提高主动与人交往和主动融入群体的能力; 2.要多锻炼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 此外,法律快车提醒您,从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大环境来讲,也应注意加强对学生们的心理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心理疏导和干预,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校园冷暴力现象以及因冷暴力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十七条之一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