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两年分居,财产如何分配? |
释义 | 夫妻分居期间的财产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不应以分居为界点来变更财产归属。分居只是感情问题,夫妻的法律关系没有变更,法律不应该在分居期间改变财产分割原则。以分居为时点划分财产不科学,也不合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分配。将分居期间的财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有助于避免逃避责任的行为,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基本单元的稳定。离婚时,除了特定情况外,夫妻双方的财产应共同分割。 法律分析 依然是可以协商一致划分的。 关于夫妻分居期间的财产,可以在具体分割时具体处理,但是在财产性质的认定上,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归根结底,夫妻分居只是感情的问题,夫妻的法律关系没有任何变更,法律不应该也没有理由以分居为界点来变更财产归属。 (一) 夫妻财产制立法,首先考虑的是夫妻身份,即夫妻的人身关系。正是居于希望夫妻婚后能够共同进退、同甘共苦的良好愿望,我国法律选择了婚后所得共同作为法定夫妻财产制。这是我国法律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法律选择这一原则是经过反复比较,仔细研究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在夫妻的法定关系未解除前,不能轻率地在法定原则之外规定例外情形。把分居期间直接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中独立出来,并不利于夫妻矛盾的解决。 (二)从实际情况来看,分居的原因,有的因感情不和,有的为逃避债务;从分居之后果而言,有的是可以挽回的分居,有的是不可以挽回的分居。以分居为时点来划分财产,而不顾其中的具体情况,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 (三) 从某个角度而言,因感情不和主动分居的,往往是夫妻中的“强者”一方。将分居中取得的财产认定为个人财产,可能客观上纵容了一些逃避家庭责任的人,鼓励夫妻一有矛盾就分居,对家庭这一社会基本单元的稳定无法起良性影响。如果夫妻分居期间,一方所得财产数额较大,而另一方又是无过错的弱者,将该较大数额财产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就可以方便地做出适当的调整分配,避免有人以分居达到逃避责任的目的。 所以如果夫妻双方有分居,那么离婚的财产分割也是分割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只要是夫妻双方在婚后的工资收入或者是其他收入,那么除了一些固定的,比如说一方的人生损失的赔偿,这些情况是不分的之外,其他都应该夫妻双方共同分割。 结语 在夫妻分居期间,财产的划分仍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来解决。尽管感情问题导致了分居,但夫妻的法律关系并未改变,财产仍应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财产制立法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夫妻关系的稳定和共同发展,因此,在法定原则未解除前,不宜轻易规定分居期间的例外情形。此外,分居原因和后果各不相同,以分居为界限来划分财产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同时,将分居中获得的财产视为个人财产可能纵容逃避责任的行为,鼓励不良影响。因此,夫妻双方在分居期间获得的财产应视为共同财产,以便适当调整和分配,维护家庭稳定和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六条 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九条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