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欺骗罪怎么取证的 |
释义 | 合同诈骗罪的取证需要被害人写书面的报案材料,写明被骗经过,提供破案线索:嫌疑人特征、被骗数额、如何交付财产、嫌疑人的诈骗手段等; 公安机关可以制作询问笔录,详细了解案件情况; 公安机关接受被害人报案后,立案侦查,采取措施,收集犯罪证据。 一、派出所盗窃案结案流程 1、根据我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首先要勘查现场。接到报案人的报案,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开始初查,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 2、提取证据。物证以作案人在现场可能接触过的触及物为主,以及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其他物品,这些物证从现场提取之后还要经过实验室处理,才能显现其上的潜在手印、手套印等重要物证。 3、损失财物分析。根据被盗人的陈述和现场分析,进行分类登记失盗物品,作为破案后量刑的参考。 4、现场访问。通过对失盗人和周围群众的调查了解以及调取视频资料,以进一步获取证据。缩小嫌疑对象,逐步确定犯罪嫌疑人。 5、破案。根据掌握的证据锁定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 6、移送审查起诉。经过审讯,犯罪嫌疑人对盗窃犯罪行为供认不讳的,公安局移交检察院进行起诉。 二、诈骗两万报警有用吗 被诈骗20000元是很有必要报警的。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刑事诈骗案件的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20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立案,此时公安机关可以利用专业的侦查手段寻找犯罪嫌疑人,所以当被害人被诈骗20000元以后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公安机关提供受害线索,帮助公安机关破案,从而挽回损失。 三、被骗报案需要什么证据 被人诈骗了应当在被骗之日起立即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报案或者举报。按照法律规定需要准备以下事实的证据:行为人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欺诈行为致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在错误认识的情况下处分了自己的财产;财产的处分使得行为人获得被害人的财产,被害人也因此受到财产损失。在上门报案以后。公安部门会当场进行报案登记,接受证据材料并出具报案回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