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决定逮捕后一般由谁执行
释义
    法院决定逮捕后,一般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是指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造成社会危险,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分析
    法院决定逮捕后一般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拓展延伸
    逮捕决定执行的程序和相关责任人员
    逮捕决定执行的程序涉及多个环节和相关责任人员。首先,法院决定逮捕后,执行程序包括逮捕令的签发和传达给执法机关。接下来,执法机关负责实施逮捕行动,包括对被逮捕人的传唤、抓捕和拘留。同时,检察机关对逮捕决定进行审查,并提供法律意见。在执行过程中,警察、特警等执法人员负责执行逮捕任务,确保逮捕行为合法、公正。此外,律师也在逮捕程序中发挥重要角色,代表被逮捕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总之,逮捕决定执行的程序需要多个环节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协同配合,以确保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语
    逮捕决定的执行程序涉及多个环节和责任人员的协同配合,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公正性。法院决定逮捕后,逮捕令将签发并传达给执法机关,由他们负责实施逮捕行动,包括传唤、抓捕和拘留被逮捕人。同时,检察机关对逮捕决定进行审查,并提供法律意见。在执行过程中,警察、特警等执法人员承担着执行逮捕任务的重要责任,律师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代表被逮捕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只有多个环节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协同配合,才能确保逮捕决定执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八十一条第一款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14: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