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遭遇劳动纠纷,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
释义 | 劳动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争议、辞退、工资等问题。申请劳动仲裁需在争议发生后60天内提出书面申请。举证责任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解雇、减薪、计算工龄等,举证责任会转移到用人单位。申请劳动仲裁时,准备充分的证据是关键,以获得仲裁委员会的支持。 法律分析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用人单位、劳动者及与该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密切关系的第三人,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一方为申诉人,另一方为被诉人。 3、申诉人应当自劳动者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仲裁委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仲裁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对于有待证明的事实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证据由谁提出;应该举证的人没有举证的不利法律后果。举证责任的分担是指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即确定争议双方各自应就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我国对于举证责任分担的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对于一些特殊案件,则通过“举证责任的转移”来达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的目的。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转移”主要是指对于一些本应由劳动者承担的举证责任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2、因用人单位作出减少劳动报酬的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3、因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总结:在与用人单位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不能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您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在申请劳动仲裁时,您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能够证明您的主张和事实理由的证据资料,这样仲裁委员会才有可能支持您的诉求,否则您将会败诉,也就会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结语 劳动争议发生时,若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可选择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需在争议发生后60日内向仲裁委提出申请。举证责任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特殊情况下可转移举证责任给用人单位。因此,申请劳动仲裁前需准备充分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否则,可能败诉并遭受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