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加班不给加班费可以举报吗,具体应该怎么规定的 |
释义 | 加班不给加班费违法,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需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规定,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工作且不能补休应支付不低于200%,法定休假日工作应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 法律分析 加班不给加班费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拓展延伸 加班费纠纷如何解决及法律规定解析 加班费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多种途径。首先,可以通过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寻求和解。如果沟通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他们将介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此外,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委托律师代理,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法律规定方面,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劳动合同,加班应当支付加班费,具体标准和计算方法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雇主未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并追究雇主的法律责任。综上所述,解决加班费纠纷需通过沟通、投诉、法律援助等途径,并参考相关法律规定来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加班费纠纷的解决方式多样。可与雇主沟通协商,明确权益责任,寻求和解;如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其将介入调查采取行动;也可寻求法律援助,委托律师代理解决。法律规定,加班应支付加班费,标准计算应在劳动合同明确。雇主未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要求支付并追究法律责任。综上,解决加班费纠纷需沟通、投诉、法律援助等方式,参考相关法律规定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