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否追回挪用公款?
释义
    挪用公款罪的主旨是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财物。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构成挪用公款罪。追回的公款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和私人所有的货币。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将从重处罚。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由公安经侦大队立案追回。对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所以挪用公款的,要进行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追回的公款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也包括由国家管理、使用、运输、汇兑与储存过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货币。而专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属于特定款物,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拓展延伸
    追回挪用公款的法律程序和实施步骤
    追回挪用公款的法律程序和实施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受害方应立即报案,向执法机关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其次,执法机关将展开调查,收集证据,包括银行记录、交易记录等。第三,一旦确立挪用行为的事实,受害方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方式追回挪用的公款。在民事诉讼中,受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回被挪用的公款。而在刑事诉讼中,执法机关将根据相关法律对挪用者进行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最后,如果判决有利于受害方,受害方可以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如查封、扣押财产等,实施追回公款的措施。总之,追回挪用公款需要依靠法律程序和实施步骤,确保受害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追回挪用公款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国有单位人员,一旦挪用公款,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追回挪用公款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和实施步骤,确保受害方的权益得到保护。只有通过追缴或责令退赔,才能有效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