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保释金是否需要领取?
释义
    取保候审保证金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时需交纳的一定数额现金,以确保其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保证金数额的确定根据案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等综合考虑,各地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不同标准。对于严重暴力犯罪、团伙犯罪的主犯等不应采用取保候审措施。单位犯罪嫌疑人可要求单位交纳保证金。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对经济犯罪可按涉案数额或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不同地区可根据审批程序制定数额标准。
    法律分析
    可以不要,但是自己交的不要不是浪费吗。
    取保候审保证金
    取保候审保证金,是指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之规定,责令犯罪嫌疑人为保证其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交纳的一定数额的现金。
    简介
    注:
    1、对严重暴力犯罪、团伙犯罪的主犯、惯犯、累犯以及其他罪行严重、民愤大等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不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犯罪嫌疑人为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法定代理人交纳保证金。
    3、犯罪嫌疑人为单位的,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责任人员或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该单位交纳保证金。
    数额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1999年08月04日实施)
    1.1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1.2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新的刑诉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决定机关在考虑保证金数额的时候,不再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2、公安部关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实施日期:1997.01.15)
    2.1保证金的数额,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2.2对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
    2.3对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应当根据不同类型案件的性质、社会危害性,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本地区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以及需经地、市以上公安机关审批的数额标准。
    结语
    取保候审保证金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时,要求其交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以保证其不妨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保证金的数额应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情节、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各地公安机关还需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案件性质确定本地区的收取标准。通过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可以更好地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安全和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9: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