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条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释义 | 劳动条件违法,员工有权要求变更调岗或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者、患职业病或工伤的劳动者、在医疗期内的患病者、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离退休不足五年的员工,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法律分析 违法。劳动条件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设备条件,如有一定空间和阳光的厂房、通风和除尘装置、安全和调温设备以及卫生设施等。如果公司不能提供劳动条件,员工可以提出要求变更调岗,公司不同意的,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中的权益保障是否完善? 劳动合同中的权益保障是否完善是一个关乎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问题。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的基础文件,应当明确规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完善的劳动合同应涵盖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享有合理的权益保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检查劳动合同是否明确规定了这些权益,并且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同时,还需要关注劳动合同中的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只有劳动合同中的权益保障完善,才能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结语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基础文件,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完善的劳动条件和权益保障能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我们应检查劳动合同是否明确规定了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并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只有如此,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