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异议期限是多久? |
释义 | 劳动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劳动合同后,如果在15天内没有提出异议,该合同即行生效。集体劳动合同的特征包括:主体为劳动者的团体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内容涵盖最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和职工权利义务,需经劳动保障部门登记备案生效,其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一、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之日起多少天提出异议 用人单位与用工一方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后,应当报关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劳动合同有异议的,应该收到合同15天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二、集体劳动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1、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的团体组织——企事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2、集体合同以集体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和全体职工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协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关系,确定劳动者的共同利益。 3、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我国劳动法规定集体合同必须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能发生法律效力。 4、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的效力,其效力及于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会和全体职工。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 拓展延伸 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异议的处理方式及期限是多久? 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异议的处理方式及期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会在收到集体合同后进行初步审核,并通知相关各方。异议期限通常为15个工作日,即劳动行政部门会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15个工作日内处理异议。处理方式包括对异议进行调查核实、召开相关会议等。在处理过程中,劳动行政部门会综合考虑各方的意见和法律规定,最终做出处理决定。当然,具体的处理方式和期限还需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劳动合同的异议处理方式及期限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后会在15个工作日内处理异议。处理方式包括调查核实、召开会议等,并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和法律规定,最终做出处理决定。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方式和期限需遵循当地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