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可以用哪几个字来概括 |
释义 | 一、校园欺凌的五种行为有哪些 1、校园欺凌的五种行为有: (1)身体欺凌。直接攻击学生的身体,给其他同学的身体造成伤害; (2)语言欺凌。使用恶意的言语、语言威胁、恐吓、传播谣言和错误的信息等; (3)社交欺凌。对受害人并不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攻击,而是通过联合其他同学,有组织地排斥或孤立受害人来实施欺凌; (4)财务欺凌。破坏、索要学生的财物,使其他同学的财产受到损失; (5)网络欺凌。 校园欺凌主要的行为包括肢体上的欺凌、学生以言语欺凌对方、在学校孤立欺凌对象、网上散布谣言攻击欺凌对象。校园欺凌是一种校园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许多学生组成小团体孤立欺凌对象,通过言语上的攻击,肢体上的碰撞等等方式对被欺凌的学生带来伤害。校园欺凌行为给许多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十分严重。 肢体上的欺凌包括学生通过拳打脚踢的方式攻击被欺凌者,有的学生则是会抢夺被欺凌者的财务、勒索被欺凌者,如果被欺凌者想要反抗则会迎来更为严重的欺凌行为。这是一种比较容易被察觉的欺凌方式,往往被欺凌者身上会存在伤痕。其次是言语上的欺凌,学生通过当众嘲笑、谩骂被欺凌者的方式攻击他,有的学生则会为欺凌对象齐侮辱性的绰号,借此来达到攻击他人的目的,这一形式相对来说不易被察觉;有时候学生开玩笑的起一些不想绰号本意并没有攻击他人,但对于他人来说是一种伤害。 在学校孤立欺凌对象是一种校园中常见的欺凌行为,学生通过孤立被欺凌者来达到目的,是对方身边没有朋友,只能独自一人承担。其实往往大部分被欺凌者都是因为身边没什么好朋友,因此这类学生就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还有一种欺凌方式是网络上的欺凌,学生通过拍摄受害者的隐私照片、恶搞照片、发布不利的言论,在网络上进行曝光的这种行为达到欺凌的目的。 校园欺凌的手段并不少见,也许很多人觉得校园欺凌离自己很远,但很可能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是无形中的对他人造成伤害。而很多受害者他们往往是朋友较少的人群,这类人群比较容易被欺凌,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和勇于反抗的精神,建议学生们可以交往一些身边的朋友,在危难时刻也许这些朋友便是救命的稻草。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二、校园欺凌的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校园欺凌的需要负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1,未成年人参与校园欺凌将会面临刑事责任。年满14周岁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参与校园欺凌施暴于人,构成重伤及以上的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参与殴打,构成轻伤及以上的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即使打人不重,只要动手就会受到行政处罚,一般会保留案底,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所有的校园欺凌都将面临民事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