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地质灾害造成的房屋倒塌赔偿条款
释义
    地质灾害造成搬迁,搬迁户的补偿标准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是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情况而定。建议咨询当地的主关部门。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有关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二条
    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地质灾害三级响应是什么意思
    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是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发布的防御响应。2016年3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启动程序及响应措施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021年7月21日8时,为防御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根据《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
    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分为几个等级
    主要分为五大等级:
    一级:提醒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小。启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巡查。
    二级:提醒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小。预报预警时间内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4小时监测。
    三级:注意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预报预警时间内启动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并24小时监测;采取防御措施,提醒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防天气突然恶化。
    四级:预警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大。启动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区居民临时避让方案;暂停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户外作业,各有关单位值班指挥人员到岗准备应急措施。组织抢险队伍,转移危险地带居民,密切注意雨情变化。
    五级:警报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启动不稳定危险斜坡威胁区居民临时避让方案;紧急疏散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学生、厂矿、企事业单位人员,关闭有关道路,组织人员准备抢险。
    法律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有关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三十二条 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该内容由 闫璨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