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冒专利罪的立案标准 |
释义 | 根据上述法律有关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假冒他人专利的; 4、造成恶劣影响的。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这主要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情形。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包括两种情形: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专利。专利权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既可以是外国人,也可以是我国公民。 (2)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窃用专利方法,冒充他人专利产品的行为。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导致的专利权人直接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假冒他人专利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中附则的规定,只要单位或者个人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2次或者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在8万元以上的或者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40万元以上,应当立案侦查。造成恶劣影响的,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假冒他人专利,不符合上述关于本罪立案标准的三种情形之一,但其行为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严重损害专利权人的利益或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等。至于什么情况属于造成恶劣影响,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