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周转池编制三年后怎么办 |
释义 | 周转池事业编制三年周转期满后,由编制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编制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使用效益高且确有需要的,可重新核定周转池编制规模;效益不高的通过控制用编进人,逐步压缩规模直至完全收回,切实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我国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如实向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交机构编制年度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伪造。 一、周转池编制有什么优势? 可以促进人才引进,保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向制度系统化、程序规范化、调整动态化、管理信息化迈进的重要一步法律依据。 二、周转池编制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周转池是定期周转、动态调整三年一轮:周转池事业编制重点保障医药卫生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周转期限原则上为三年。 2.周转池人员为正式在编人员:周转池事业编制实行单列管理,不计入各地事业编制总量和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基数。 3.动态流动周转池人员可流向自建池:自建池编制有空缺的,使用周转池事业编制的人员及时向自建池动态流转。 以上就是有关“周转池编制三年后怎么办”问题的全部回答,周转池编制是根据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的建设需要,在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一定规模事业编制,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供事业单位周转使用。三年后会同有关部门对编制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使用效益高且确有需要的,可重新核定周转池编制规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如实向上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交机构编制年度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伪造。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定期评估机构和编制的执行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参考依据。评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制定。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