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偷梁换柱属于盗窃还是诈骗 |
释义 | 盗窃罪与诈骗罪均是侵犯财产性犯罪,且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是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所以诈骗行为人必须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真相,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处分所支配的财物。“偷梁换柱”的行为人虽然使用了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了真相,让对方陷入了认识错误。但是行为人取得财物的方式并不是财物支配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的,所以不构成诈骗罪,而构成盗窃罪。 一、诈骗9万全部退回会判几年 诈骗9万全部退回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1、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 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当事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2000元为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诈骗未遂的,不构成犯罪。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二、诈骗会怎么判刑 诈骗判刑具体如下: 1、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构成诈骗罪,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犯罪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判处3到10年有期徒刑; 3、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