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证实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劳动关系
释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符合一定条件,则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参考工资支付凭证、身份证明、招聘记录、考勤记录等凭证来认定劳动关系,其中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拓展延伸
    如何确定雇佣关系的法律要素及其影响
    确定雇佣关系的法律要素及其影响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法律上,雇佣关系的要素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等。这些要素的存在与实施对于确定雇佣关系的性质至关重要。例如,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基础,它规定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报酬则涉及雇员的工资、津贴和福利等方面,对于雇佣关系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则涉及雇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等,这些因素也会对雇佣关系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和确定这些法律要素及其影响对于保护雇员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若符合一定条件,劳动关系仍然成立。用人单位需提供相应凭证,如工资支付记录、发放的工作证或服务证、招工招聘登记表等。确定雇佣关系的法律要素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等,对于保护雇员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确定这些要素及其影响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五章 工会的经费和财产 第四十八条 工会所属的为职工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其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一条 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签订劳动合同。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进行平等协商,依法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予以改正并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