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什么?
释义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为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破坏机器设备、伤害农场动物或以其他方式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如果情节严重,可被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为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破坏机器设备、伤害农场动物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就是破坏生产经营罪。生产经营活动是全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国有、集体以及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如果情节是相对严重的,将会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或者其他方法,故意破坏、损坏生产设施、生产经营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电力、通信、广播、电视设施、水利设施、气象设备、公共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科研设施等,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故意破坏、损坏特定设施或设备;以暴力、威胁方法或其他方法实施;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破坏生产经营罪属于犯罪行为,依法将面临法律责任。根据情节轻重,可能被判处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这一罪行的打击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的进行。
    结语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行为严重威胁了社会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给全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作为一种犯罪行为,破坏生产经营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无论是暴力、威胁方法还是其他手段,只要故意破坏、损坏特定设施或设备,并且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秩序,都将面临法律责任。我们应当共同努力,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9: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