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关系时间的规定是什么?
释义
    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规定及时间确定的重要性。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包括主动辞职、被迫辞职和伤残期间解除。解除时间的确定取决于解除通知的方式,直接通知方式较容易确定,而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较困难。根据法律规定,解除时间可视为通知到达单位之日或双方合意解除的时间。自行确定解除时间不符合法律规定,只有依法确定解除情况和时间才能获得应有权益。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三种:
    (1)主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7条)
    (2)被迫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8条)
    (3)一至十级伤残期间的主动解除(《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36条、37条)。
    由于劳动关系的解除时间涉及工资支付的截止日、经济补偿金的金额(解除日会涉及基数及工作年限的确定)、仲裁时效的起算等,因此准确地界定劳动关系的解除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二、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关系时间的不同类别
    解除时间的确定一般取决于解除通知的方式,实践中解除通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直接通知用人单位的解除方式,另一种是劳动者通过提起仲裁或诉讼要求解除的方式。前一种方式由于是法律明定的方式,因此解除时间比较容易确定。但后一种方式由于法律未明确规定,因此解除时间确定起来比较困难,这体现在一方面实务中对劳动者是否可以通过提起仲裁或诉讼进行解除的通知本就认识不一,另一方面即使在肯定的主张者当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三、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关系时间的法律规定
    就解除时间而言,由于主动辞职解除、被迫辞职解除、一至十级伤残期间的主动解除均是法律法规明确赋予劳动者的法定解除权,因此,在法理上属于形成权。而作为形成权,相应的意思表示一经到达对方即生效力,因此,将劳动关系的解除时间认定为仲裁申请书/起诉状副本到达单位之日为宜。若当事人双方对是否解除存在争议,仲裁机构/法院审理后认为主张解除的当事人无解除权,但当事人在仲裁/诉讼中均同意解除合同的,则以双方合意解除的时间作为解除时间。如果当事人在仲裁或起诉时未提出解除的请求,但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变更仲裁/诉讼请求或对方反请求/反诉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仲裁机构/法院经审理认为合同应当解除的,则可以仲裁/诉讼请求通知到对方之日为解除时间。
    当自身发生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是要根据规定现有自己进行判断属于那种情况以及相应的时间是多久,只有这样你所确定的各项解除劳动关系后的方案才可以实现,否则不按照法律的规定自行的确定时间,是不会得到应有的权益的。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主动辞职、被迫辞职和一至十级伤残期间的主动解除。准确界定解除时间对于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和仲裁时效等具有重要意义。解除时间的确定取决于解除通知的方式,一种是劳动者直接通知用人单位的解除方式,另一种是通过仲裁或诉讼要求解除的方式。前者比较容易确定,而后者因法律未明确规定而较为困难。根据法律规定,解除时间可认定为仲裁申请书/起诉状副本到达单位之日。当事人双方对解除存在争议时,仲裁机构/法院经审理认为合同应当解除的,则以双方合意解除的时间作为解除时间。确保按照法律规定判断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和相应时间,才能实现应有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