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民法典》规定婚前房产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则配偶应当与父母以及子女享有相同的份额。若是共同的财产,则配偶首先应当享有二分之一的所有权,剩下的二分之一才属于遗产,由配偶、父母以及子女平分。 一、民法典配偶父母是否有遗产继承权 配偶的父母对遗产有继承权。在没有遗嘱继承的情况下,开始法定继承。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的有配偶、子女、父母。例如夫妻中一方去世,他的个人财产,由配偶,父母和子女,均等份额继承。也就是说公婆或者岳父母有权利继承。 二、配偶和子女的遗产分配,按继承顺序继承吗 配偶和子女的遗产分配,按照遗赠扶养协议、遗嘱以及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配偶与子女同属于一个顺位的继承人,在继承没有区别。人若没有留下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的,应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其中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配偶和子女都是遗产的第一序位继承人,原则上,应该均分遗产,而配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共有人,本身就拥有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剩下的一半,才属于能够分配的逝者的遗产。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三、配偶去世的房产继承 如果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仅可以对属于死者的部分份额进行继承;如果属于死者个人财产,则可以对全部份额进行继承。继承时,如果没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则适用法定继承,先由作为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进行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才能由作为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进行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