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处罚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丢失的枪支被犯罪分子持有、使用或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将构成犯罪既遂。对于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认定,主观意志因素并不需要对严重后果有希望或放任的意愿,而是对枪支失控状态的希望或放任态度。在司法实践中,只要发生了严重后果,无论行为人的心理态度如何,都认定为丢失枪支不报罪。这种认定符合实际情况。 法律分析 一、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1、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丢失枪支后行为人故意不及时报告,使枪支丢失落人犯罪分子手中被予以持有、使用或因枪支走火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的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的,属于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既遂。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丢失枪支不报的如何认定 1、到本罪的构成要件中,“严重后果”属于客观的超过要素,在主观方面并不需要对其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因素,它只是决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行为是否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程度的一个客观要素。因此,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时,故意的意志因素并不指向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严重后果”。可见,将丢失枪支不报罪认定为故意犯罪并不违反刑法关于认定罪过的基本规则。 2、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本罪主观方面的意志因素并不是对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严重后果”的希望或者放任态度,而是对“枪支失控状态”的希望或者放任态度,因此,行为人的主观恶性降低。这样,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是配置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亦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3、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符合本罪认定的实际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想象对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的行为直接追究刑事责任。而当发生“严重后果”时,司法机关也很难考证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因此,实际的情况是只要发生了“严重后果”,不管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是希望、放任,还是轻信能够避免,都认定为丢失枪支不报罪。因此,将“严重后果”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进而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符合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的实际情况。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丢失枪支后故意不及时报告,导致枪支落入犯罪分子手中并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等严重后果的情况,构成犯罪既遂。本罪的认定并不需要行为人有希望或放任的意志因素,而是根据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来确定。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法定刑的配置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只要发生了严重后果,不论行为人的心理态度如何,都会认定为丢失枪支不报罪。因此,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符合实际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八条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