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人单位报工伤的影响 |
释义 | 工伤认定程序及对用人单位的影响:职工申请工伤后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赔付;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程序包括申请、审核、受理、决定和送达认定文书等步骤。 法律分析 报工伤对用人单位的影响如下: 1、职工申请工伤后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职工享受的工伤赔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2、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认定的程序如下: 1、申请人备齐工伤认定申请表和职工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到社保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机构工作人员受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审核; 3、机构决定受理的,出具受理文书,并送达申请人; 4、机构经审查和调查取证,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5、依法将认定文书送达受伤害职工、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 拓展延伸 用人单位报工伤的法律责任与赔偿 用人单位报工伤的法律责任与赔偿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员工报工伤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首先,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以预防工伤的发生。其次,如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并按照规定报告工伤。此外,用人单位还需根据工伤程度和损失情况,及时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金和医疗费用。若用人单位未履行上述法律责任,员工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因此,用人单位应认真履行报工伤的法律责任,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工伤认定程序严谨,用人单位应认真履行报工伤的法律责任,保障员工权益。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设施,预防工伤发生。一旦工伤发生,用人单位需立即救治并报告工伤,支付相应赔偿金和医疗费用。未履行法律责任,员工可维权。因此,用人单位应重视法律责任,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