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协议规定分家后代各自负责赡养父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分家协议约定赡养老人不违法,但必须保护老人权益。根据《民法典》,未成年或无法独立生活的子女可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成年子女若无法支付赡养费,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其支付。 法律分析 分家协议中约定各自赡养一位老人的,不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则有效。签订分家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出于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能排除和限制老人的权利,如索要赡养费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拓展延伸 家庭协议的法律效力:分家后代的赡养责任是否受约束?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家庭协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分家后代的赡养责任,家庭协议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然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取决于协议的内容和法律规定。若协议明确约定了赡养责任并符合法律要求,当事人应当履行协议约定的赡养责任。但如果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特别是涉及到公共利益或个人权益保护的情况,法律将优先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在分家后代赡养责任方面,家庭协议的法律效力需要综合考虑协议内容、法律规定和公共利益等因素。 结语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家庭协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分家后代的赡养责任,家庭协议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协议的法律效力还需综合考虑协议内容、法律规定和公共利益等因素。若协议符合法律要求且不违反公共利益,当事人应履行协议约定的赡养责任。然而,如协议违反法律规定或涉及到公共利益或个人权益保护的情况,法律将优先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家庭协议的法律效力需要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和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一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第一千一百零八条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