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订立合同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1 、 平等原则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 的规定,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 2 、 自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 的规定,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 3 、 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的规定,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具体包括:第一,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 。 4 、 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 的规定,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 5 、 善良风俗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的规定, “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指的就是善良风俗原则。 二、合同有效要件包括哪些 有效合同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合同生效即合同发生了法律约束力。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定条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条件常常被称为合同的有效要件。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以下条件为合同的有效要件: (1) 主体合格,即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都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作为公民个人,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且智力发育健全 ; 作为法人,必须经过合法的登记注册,并且在自己的经营活动范围内,才能作为合格的当事人订立合同 ; 一些非法人的组织、团体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2) 意思表示真实,即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提出的要约或承诺的内容,都是自己独立意志的表现,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总是与其外在表现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也可能发生两者不相符的情形。例如,当事人一方故意捏造假情况或隐瞒、掩盖真相,这就会使另一方当事人形成错误认识而订立合同 ; 又如,一方当事人利用另一方的某种急迫要求而进行要挟或采用其他方法强迫其接受某些极不合理的条件而订立的合同,等等。上述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都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因而不受法律保护。 (3) 内容合法,形式合乎要求。内容合法,主要是指标的合法,即合同标的不属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物或法律、政策所不允许的行为,或者须特价但未经许可要经营的物或行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合同内容合法,还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合法、价格合法以及当事人的目的无规避法律之意,没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等。形式并非所有合同的有效要件,但也有例外。例如,关于不动产的买卖,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须采取要式合同进行。这类合同,要式形式即其生效的法定条件。 三、订立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合同订立形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 , 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 , 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 , 视为书面形式。 订立合同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综上所述,订立合同遵守的原则是 平等原则 、 自愿原则 、 公平原则 、 诚实信用原则 、 善良风俗原则 ,这些都是签订合同必须遵守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