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遗弃罪判定标准有哪些?
释义
    遗弃罪判定及条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主体必须有扶养义务且具有抚养能力,故意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与故意伤害罪相比,遗弃罪的客体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扶养权利义务关系,而故意伤害罪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利。主观方面,遗弃罪的故意是明知有扶养义务且有能力却拒绝扶养,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损害他人身体。
    法律分析
    一、遗弃罪怎么判定
    1、对遗弃犯罪进行判定,其实也就是进行实际的认定。现实生活中,一般的遗弃行为最多也就是违法行为,但此时尚不构成犯罪。因此才有必要对相关行为作出判定,看是否满足遗弃罪的内容,这样才能实际对行为人定罪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建立遗弃罪的条件
    1、主体是对被遗弃者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2、主观表现为故意;3、侵犯的对象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客观上表现为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予以扶养,拒不扶养,情节恶劣
    三、遗弃罪与故意伤害罪如何区分
    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力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一般是直接加害于被害人的身体,如打伤、刺伤、烧伤等。
    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人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则是行为人具有损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结语
    遗弃罪的判定实际上是对行为人是否满足遗弃罪的内容进行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因此,建立遗弃罪的条件包括:主体是具有法律扶养义务和抚养能力的人;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对象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与故意伤害罪相比,遗弃罪侵犯的客体不同,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也不同,主体要件和主观方面的故意内容也有所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尊重已满八周岁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九条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