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破产和解的申请及和解协议有何规定 |
释义 | 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后,在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提出和解协议草案。人民法院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债权人、债务人的具体情况向双方提出和解建议。 和解协议草案应当具有下列内容:第一,清偿债务的财产来源;第二,清偿债务的办法;第三,清偿债务的期限等。被申请整顿的企业如果要求减少债务的,还应当写明请求减少的数额。 和解协议生效的条件与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和解协议生效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和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由被申请破产企业与债权人会议协商一致;二是和解协议必须经法院审查后认可。前者为和解协议生效的实质要件,后者为和解协议生效的形式要件,两者缺一不可。 和解协议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所达成的履行义务的一种特殊民事合同,一旦达成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便将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和解协议经人民法院审查认可后,应当由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和解协议自公告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和解协议生效后,产生两个方面的法律后果:一是中止破产程序,如果债务人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即进入整顿阶段。二是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都必须遵守协议内容,不得擅自变更。如果债务人不按和解协议规定的内容清偿全部债务的,相关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是在人民法院作出破产宣告裁定后,债权人会议与债务人才达成和解协议并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破产宣告的裁定,并公告中止破产程序。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和解协议的,经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破产程序。 一、破产宣告是什么意思 所谓破产宣告,是指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对债权人或债务人所在地提出的破产申请,经审查认定后,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法院对破产宣告条件进行审查判断,作出破产宣告的裁定,进行清算程序及其他有关事项的程序。破产宣告是继破产申请、破产受理之后的程序阶段,以破产受理作为破产程序开始的标志,受理后即产生程序开始的效力,但并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破产宣告是破产程序进入实质阶段的标志,且从破产宣告起不再产生破产程序的中止、回复情况。 企业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其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债权人提此破产申请时,应当提供关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以及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有关证据。同时,该企业作为债务人也可以自行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时,应当提交董事会会议关于申请和解或宣告破产的决议、企业财产状况说明书、有关的会计报表、债务清册和债权清册。 债务人确属严惩亏损,不能清偿还到期债务的,而且债务人与其债权人间不能和解或和解无效,由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